【節(jié)日習俗】臘八節(jié) |
|
|
臘八節(jié)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習俗。老百姓常說:過了臘八就是年。臘八節(jié)俗稱“臘八”,就是每年農(nóng)歷的十二月初八,在曲陽縣,舊時人們多在初七日晚上“灌冰山”、初八早上喝“臘八粥”等習俗。 灌冰山 在曲陽,長期以來本地人都有在臘月初七晚上灌冰山的習俗。一般在初七白天,年輕人和孩子們就會將提前準備好的柏樹枝、辣椒棵等材料用繩子綁好倒掛在棍子或者矮樹上。吃過晚飯后,就開始用冷水緩慢、均勻地淋在綁好的樹枝上。淋完一勺后,要等樹枝上的水結(jié)冰后再去用同樣的方法淋上一遍,如此往復(fù),直到綁好的樹枝上結(jié)滿晶瑩剔透的冰凌。要想完成一座好看的冰山,往往需要三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,一般睡覺時就到子夜時分了。第二天,如果天氣明朗,夜里灌好的小冰山在陽光的照耀下,晶瑩的冰層里透著綠油油的柏樹葉和紅紅的辣椒,甚是好看。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,這個習俗就逐漸消失了。
腌臘八蒜 臘八節(jié)前后,曲陽大部分家庭都有腌臘八蒜的傳統(tǒng)。將大蒜去皮后洗凈,晾干水分,用醋、食鹽等佐料腌制而成,成品色如翡翠,口味有偏酸微辣、咸、甜等,吃水餃時作為調(diào)味小菜,非??煽?/span>。
|